大厂真的好吗?从阿里离职的真实原因
日期:2020-07-02
来源:程序思维浏览:2802次
前不久,领英的一份报告显示,70 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 4 年才换,80 后是 3 年半,而 90 后骤减到 19 个月,95 后更是在职 7 个月就选择了辞职。
马老师说,每当一个同学想离开,要么他的工资不到位,要么他的心受到了委屈。
我的朋友去年在阿里和阿里进入P6,今年6月突然离开(他在裸辞呆了一年)。他问我是否有更好的内部推动(他知道有很多内部推动站在我这边)。听到他的裸辞的消息,我很震惊,问道:“那不是我梦寐以求的公司吗?”为什么你现在还在裸辞?"
你为什么离开?简单地说,抑郁症是被诊断出来的,不能被带走。工作严重影响了生活,包括但不限于情绪崩溃、身体疲惫、自我否定、社交恐惧、睡眠不好、肥胖等等
你为什么沮丧?客观地说,拥有一份工作也和我自己的性格有关。它内向而温柔,不够强壮也不够活跃。我对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有一些看法,但是我没有在适当的地方沟通,这导致了我的被动执行,我心里有怨气。此外,由于一个特殊事件,他突然提出在某一天离职。
说到害怕别人的笑话,我在离职后的许多个晚上辗转反侧,反复问自己:离职对吗?毕竟,阿里,是我曾经梦想的公司,也是我投身其中的平台。离开不是很遗憾吗?一方面,它曾经是一个闪亮的平台;另一方面,现在裸辞失业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这在我心中造成了一个差距。得与失很重,我的心充满了波浪。
直到现在,我终于可以给出一个坚定的答案:离开阿里是不可避免的意外。特殊事件只是引爆器,看似冲动,但这个决定实际上已经在我脑海中想过无数次了。就像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我情不自禁地发芽成长,终于有一天,我不能忽视它的存在。抑郁不能仅靠精神力量来承载,但当它被承载时,它会突然开悟,如果它不能被承载,它将无法挽回。在当时的情况下,休息一会儿是个更好的选择。我曾经想过请病假和打持久战,但很有可能我只会推迟出发,翻身的可能性很小。同时,我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件事,所以我没有请假。这可能是最好的结局。
阿里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市。当我在这里的时候我想出来,但是我有点错过了。对于阿里,我热爱并且不后悔,但不幸的是,毕竟,我没有命运。不再纠结于得失,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现在相当于重生。我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并在有生之年过上真正的自己。
阿里最大的离职潮是在美国上市时,这也是美国股市历史上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由于在阿里,上市,一些中层员工凭借他们的股票被提升为百万富翁和百万富翁。面对九晚五,KPI的生活不再适合他们。你知道,每个人都有一颗创业的心。与在大公司工作、拥有资本和工作经验相比,这些“暴发户”年轻时自然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重作业
阿里给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越来越重,这让一些员工不知所措。“虽然公司不强迫员工分秒必争地上班,但工作量是有的,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所以加班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过去的六个月里。”一名阿里员工抱怨道。
这与华为,的加班文化相似,只是没有像华为那样严格执行
阿里巴巴对即将离职的员工非常友好
尽管员工已经离开,但阿里巴巴仍然为已经离开的员工提供一些福利:
1.阿里的巴巴俱乐部保留着离职员工的官方号码和花名,每个进入阿里的员工都有一个花名。保留工作编号和花名也代表了阿里对在阿里工作的离职员工所做贡献的认可和感谢
2.举办阿里校友会。在巴巴,阿里,的同事们互相称呼对方为同学。离开公司后,每个人都是校友,在同一所学校工作了一天,终身校友都深爱着对方。
3.给予离职员工同等待遇。例如,阿里的体检系统对即将离开的校友和校友家庭开放。一旦员工离职,许多公司将不再享受原来的福利。此外,已离职的校友,如阿里集团以商定价格购买的酒店和机票,也可享受这些福利,并将发放纪念徽章。
然而,把巴巴留在阿里的人也有好的一面,例如,对于一些想进入巴巴在阿里的求职者来说,为了填补原来职位的空白,阿里必须进口一批“新鲜血液”。
为什么这么多人想进入英美烟草和阿里?
我不想谈论其他方面。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我不会在这里谈论这个。让我们看看阿里员工的福利
包括财富、生命和健康,涉及23个福利项目!
话虽如此,阿里?怎么样?我们将来去阿里好吗?
说实话,阿里真的训练人。在这个自由的环境中,你需要自律和沟通,这是对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良好训练。此外,表演,悬在你头上的剑,——“今天最好的表演是明天的最低要求”,——经常挂在阿里人的嘴边,促使你不断突破自我。但只要你有一个薄弱环节,你就有可能面临短期的“下滑”。只要你停止成长,你就会被更好的人或更难的人打败。有些人选择“沉没”,而其他人选择逆风航行,这是每个人的选择。任何事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反过来,阿里的优势将成为人们经常批评的问题。例如,自由工作时间将变成无止境的加班,而密切和频繁的沟通将被描述为无效会议。事实上,尺子在你手里,如何衡量公司也要衡量自己。
- 上一篇:新手程序员找工作要自信不能认“怂”
- 下一篇:PM不懂技术被忽悠的一次惨痛经历